推動參與式預算等公民參與方式
落實公民參與 桃園市重視公民參與,落實於施政規劃,為讓民眾表達自身需求,辦理各項公聽會或說明會,進而了解民眾想法,納入政策規劃。 1.2015年航空城全區辦理聽證 透過會議討論,不僅讓民眾意見充分表達,說明各項爭議,更讓大眾了解整體開發計畫。 2.2017年發布海岸生態保護白皮書 以公民咖啡館方式,彙整各團體、民眾的意見,提出海岸生態保護策略。其他如環境評估、文資保存等重要業務,也利用資訊透明、過程開放等方式,加深公民參與的程度。 參與式預算案例 1. 桃園機場回饋金參與式預算 臺灣第一個以回饋金導入參與式預算的案例,投票近4,000人,獲選提案包含教育環境改善、運動場修復工程、公園綠美化、社區關懷方案等。 2.東南亞移工休閒育樂活動參與式預算 桃園外籍移工超過11萬人,為臺灣最多,桃園市在2017年提出此案,是全球第一個讓外籍移工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,克服語言溝通及理念說明的困難,讓菲律賓、越南、泰國及印尼4種不同國籍的移工都能充分表達意見,決定自己想要的休閒育樂項目,最後獲選提案有國際泰拳比賽、排球籃球聯賽及室內足球賽等3案。重視移工人權,友善移工的作法,獲得參與式民主國際觀察組織(Interna tional Observatory on Participatory Democracy, IOPD)頒發「公民參與最佳實踐獎」,成為亞洲第一個獲頒此項殊榮的城市。 加強民眾參與度 隨公民意識的抬頭,民眾參與公共事務的意願越來越強烈,於2016年加強推動公民參與,包含參與式預算、參與式規劃、政策審議討論及網路投票等方式,讓民眾直接參與政策規劃,2016年至2021年已有100項與民眾切身相關的議題,涵蓋空間改善、社區營造、社福政策、親子設施、市場改造、環境改造、原民產業及回饋金使用等面向,參與式預算金額超過1億4,300萬元,參與人次超 過7萬人次,包括身障人士、青年、外籍移工、原住民、婦女、學童及一般民眾等。 網路投票更便利 為提供民眾更便利的參與方式與資訊獲得管道,導入國家發展委員會「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」的網路投票系統,讓投票更為簡便,並成立桃園公民參與臉書粉絲專頁,利用網路社群媒體,傳遞桃園市公民參與訊息,鼓勵市民參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