謝謝您一起挺過,看疫情下的衝擊與策略
在最黑暗的時刻中,擁有您一起並肩同行,就算再微小的燭,都會散發熠熠的光芒。
「如果我都害怕,那我底下的護理師怎麼辦?民眾怎麼辦?所以不行,我不能害怕。」面對COVID-19百年大疫,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急診室護理長黃欣萍從容地說道。
國門之都,首波疫情衝擊在所難免
「部桃醫院」這個名詞,從2020年收治全臺灣第一位新冠病例開始,兩年來不斷出現在各種疫情新聞,從「帛琉旅遊泡泡」、「部桃事件」到「華航諾富特事件」,部桃都站在防疫的風口浪尖,成功為臺灣守住疫情大關,不曾退縮。黃欣萍從容地背後,不是有勇無謀,而是基於經驗豐富的防疫演練、嚴密的感染控制作業,以及對於護理專業的自信。「在臨床工作上,就是把自己的防護做好,手一定要洗。像我到急診繞一圈,如果有碰到東西,下個動作就是洗手。曾經副院長跟在我旁邊,他就說你怎麼一直洗手沒有停?因為我已經把它內化了,就不會覺得那是一件麻煩的事情。」談到感控,黃欣萍說明,部桃嚴格執行洗手稽核、口罩密合度測試,甚至「出去採檢回來後,都會有人盯著他們怎麼脫防護衣,因為大部分都是脫的時候被感染。」
給予醫護最堅強的後盾
部桃的感控,從Covid-19疫情開始前就在執行了,黃欣萍表示「市府人員都會定期來看我們整個防疫的動線、流程,這是市府從疫情前一直在做的事情。到前陣子,市府也有來看我們的裝備,確認急診的防疫動線、醫院的裝備如何運用。」桃園市政府早在2020年2月就成立「Covid-19聯防醫療網」,與轄內11家急救責任醫院簽署合作聲明書,在衛生局的協調下,讓防疫物資、病床床位、醫護人力、設備以及院際轉診能夠相互支持。對此,黃欣萍有親身的經驗「從疫情一開始,最常接觸的就是市府協助病人的轉就醫;一開始防疫計程車也是由市府去做調配。後來,有很多物資像冷風扇、空氣清淨機等等,也都是市府提供給院方做防疫使用。」
那些點滴,湧上心頭
防疫工作壓力很大,強度也很高,黃欣萍最高紀錄是部桃事件時期曾經21天住在醫院,沒有回家。但同時,作為醫護人員,卻又要面對民眾不了解的異樣眼光。黃欣萍說到,當時很多便當店不送部桃,院內便利商店也是空的,架上連一包泡麵都沒有;有同事家裡開早餐店,還被講說不要去他家買早餐;黃欣萍自己的兒子也被同學貼了標籤,而黃欣萍卻驕傲地說「我兒子都會講一句話,他很驕傲媽媽做這份工作,沒有什麼好怕。我的家人都能體諒我工作的辛苦。兒子知道我要去工作時,第一件事情就是抱我、親我,說他有多愛我,這是我們每天會做的事情。一直以來家人給了我很大的支持。」
越是黑暗的時刻,就越能看見人性的光明。
黃欣萍說,當時很多民眾知道醫護很辛苦、很忙,仍然會買些東西送來醫院,說聲「辛苦了,謝謝。」而有間店家讓她印象特別深刻, 「在Covid-19疫情的一開始,第一天晚上,那家燒肉店就送烤肉來我們急診室。而部桃事件的第一天,店家也是率先送來便當。而且他們會讓每個員工寫張鼓勵的小卡片給我們,他永遠就是第一間,每次有事情他就是衝第一個,我很感謝那家燒肉店,他們願意去做這件事情讓我很感動。」
堅持的韌性,從每個桃園人開始
黃欣萍從事護理工作20年,自承還是很「菜」的護理長,對於工作他認為「我做護理師這20年,一路走來從來沒有讓我覺得累。當時我剛從門診護理長轉調急診護理長,就剛好遇到Covid-19。大家都覺得,哇你也太衰了吧!可是我覺得,不會啊、這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遇得到的。我在這整個防疫過程中做了這麼多事情,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的,我都是這樣告訴我自己。」
Covid-19疫情讓全球震盪,臺灣這2年多以來,依靠民眾、醫護以及政府的協力下,以較低社會衝擊、維持醫療量能的情況下,逐步走向「後疫情」時代。
而桃園作為國境第一線,也是防疫的第一線,成功展現了防疫的韌性,在疫情的各個階段都能成功挺過。背後功不可沒的是每位醫護人員、防疫前線人員,以及全體市民的合作。
「面對所有的病毒,我們的態度都是一樣的,我們不必過度害怕。保護好自己,就可以保護好家人、保護到所有人。」